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国宝
[导读]
大英博物馆设有近百个展厅,囊括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。中国古代文化物证就静静地呆在33号展厅,其面积与古埃及、希腊等最大面积的展厅平起平坐; 它不以惯常的分类方法展出,而是按年代排列,让各国观众在中国古代文化物证中徜徉,纵向推进,横向比较,给好学者以提示,给好奇者以学养。

大维德基金会
喜欢中国陶瓷收藏的人不应该不知道大维德基金会。裴西瓦乐•大维德先生在18岁就开始了中国陶瓷探索之旅。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,大维德先生共收藏了1700多件优质的中国陶瓷,平均每周超过一件。大维德先生的收藏个个精美绝伦,这批中国陶瓷名品给他带来过多少快乐,想必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
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中国瓷器最有名的莫过于至正十一年 (1351) 青花龙纹大瓶了。这大瓶的名气在青花瓷中可以说天下第一,什么原因支撑这个说法呢?首先是它有确切纪年,直接书写在瓶颈上,一丝不苟,说得清清楚楚。加之内容丰富,绘制精良,难有与之比肩者。第二,此瓶成对,器型复杂,形体又大;九层纹饰(耳饰算一层) ,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(就差人物未画),后凡是层次多,绘制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,都被统称为“至正型” ,可见此瓶的影响力。其三,元青花作为研究结果,不过几十年的事情,民国时期的收藏家与学者还不知有元青花存在呢!上世纪80年代,由于国际上的拍卖,元青花形成高价,因此名声大噪,以至于能亲眼看见这对大瓶都是幸运。

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
磁州窑马戏枕
磁州窑马戏枕上画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狗熊,躯体前倾,前爪持一棍状物,用途不明,脖下系一粗绳,拴在一矮木桩上。工匠没去描绘马戏表演时场景,而是抓住狗熊幕后休息的瞬间,以一斑可见全豹的手法,反映了宋代百姓丰富的生活。熊枕诞生,一表明宋代生活富足,人民安居乐业;二反映传统文化中的内涵,仅画一小景,就反映了大千社会。

磁州窑马戏枕
景泰蓝龙纹大盖罐
此宣德大罐用彩强烈,尤其使用了景泰蓝罕用的黑彩,观之有厚重之感;其红彩色重,较一般红色深沉,配上大面积黄彩,让景泰蓝的蓝色基调反而不甚显现。龙纹凶猛,五爪如风车旋转,双目圆睁,张口露齿,一副大明宣德之气势。尤为重要的是口沿处有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和“御用监造”两处内外重复款识,罐内又重复镌刻一遍,表明了此罐为宣德皇帝独享,可见当年皇帝也是酷爱此物。

景泰蓝龙纹大盖罐
250年来,大英博物馆数次改建扩建,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,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一流博物馆。中国文物自豪地占其最重要的一席, 向全世界炫耀那久远文明的绚烂。我走出中国馆的时候蓦然回首, 望见所有的中国文物都放射出智慧之光, 让人热泪盈眶。难得一见的航拍画面,展现了利比亚偏远的费赞地区的风貌,在那茫茫沙海之中,远古时代的社会曾随着雨水的来去而兴亡。
- 上一篇:英国旅游:与明星“邂逅”的几大去处
- 下一篇:英国歪而不倒的斜屋酒吧